中央八项规定精神
(1)要改进调查研究,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,总结经验、研究问题、解决困难、指导工作,向群众学习、向实践学习,多同群众座谈,多同干部谈心,多商量讨论,多解剖典型,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、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,切忌走过场、搞形式主义;要轻车简从、减少陪同、简化接待,不张贴悬挂标语糙幅,不安排群众迎送,不铺设迎宾地毯,不摆放花草,不安排宴请。
(2)要精简会议活动,切实改进会风,严格控制以中央名义召开的各类全国性会议和举行的重大活动,不开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会,未经中央批准一律不出席各类剪彩、奠基活动和庆祝会、纪念会、表彰会、博览会、研讨会及各类论坛;提高会议实效,开短会、讲短话,力戒空话、套话。
(3)要精简文件简报,切实改进文风,没有实质内容、可发可不发的文件、简报一律不发。
(4)要规范出访活动,从外交工作大局需要出发合理安排出访活动,严格控制出访随行人员,严格按照规定乘坐交通工具,一般不安排中资机构、华侨华人、留学生代表等到机场迎送。
(5)要改进警卫工作,坚持有利于联系群众的原则,减少交通管制,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、不清场闭馆。
(6)要改进新闻报道,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、新闻价值、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,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、字数、时长。
(7)要严格文稿发表,除中央统一安排外,个人不公开出版著作、讲话单行本,不发贺信、贺电,不题词、题字。
(8)要厉行勤俭节约,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,严格执行住房、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。
习近平十六字治水方针
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3月14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就保障水安全发表重要讲话,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,精辟论述了治水对民族发展和国家兴盛的重要意义,准确把握了当前水安全新老问题相互交织的严峻形势,深刻回答了我国水治理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,提出“节水优先、空间均衡、系统治理、两手发力”新时代治水方针,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,具有很强的思想性、理论性和实践性,是我们做好水利工作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。
关于节水优先,习总书记强调,治水包括开发利用、治理配置、节约保护等多个环节。当前的关键环节是节水,从观念、意识、措施等各方面都要把节水放在优先位置。这就要求从根本上转变治水思路,把节水放在治水工作各环节的首要位置,按照“确有需要、生态安全、可以持续”的原则开展重大水利工程建设,并强化水资源取、用、耗、排的全过程监管。水利工程补短板、水利行业强监管正是落实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。
关于空间均衡,习总书记要求,面对水安全的严峻形势,发展经济、推进工业化、城镇化,包括推进农业现代化,都必须树立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均衡的原则。“有多少汤泡多少馍”。要加强需求管理,把水资源、水生态、水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刚性约束,贯彻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。这就要求既要从国家区域发展的大战略出发,在充分节水的前提下,开展必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,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需求;更要“以水定需”,根据可开发利用的水量来确定合理的经济社会发展结构和规模,发挥水资源的刚性约束作用,倒逼发展规模、发展结构、发展布局优化,强监管是实现需水管理的应有之义,补短板是实现空间均衡的基础支撑。
关于系统治理,习总书记指出,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,治水要统筹自然生态的各个要素,要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看问题,统筹治水和治山、治水和治林、治水和治田等。这就要求准确把握自然生态要素之间的共生关系,通过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系统监管,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治理,补齐水生态修复治理短板。
关于两手发力,习总书记强调,保障水安全,无论是系统修复生态、扩大生态空间,还是节约用水、治理水污染等,都要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,分清政府该干什么,哪些事情可以依靠市场机制。水是公共产品,政府既不能缺位,更不能手软,该管的要管,还要管严、管好。发挥政府“看得见的手”的作用,要求政府通过制定计划、法规或采取命令、指示、规定等行政措施,对水这一公共产品的供给进行干预、调整和管理,以达到保持供需平衡、维护经济稳定的目的。发挥市场“看不见的手”的作用,也要求政府通过完善价格机制、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,促进市场主体作出最理性的选择,实现水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。水利工程补短板,水利行业强监管,是对当前政府履行水治理职责的具体部署,体现了两手发力的要求。
Copyright © 2025.潍坊振业水利工程有限公司.
地址:山东省坊市山区太保庄街道风凰岭街197号6号楼2层
电话:+0086-0536-7738206 备案/许可证号:鲁ICP备19048163号-1